王陽明《何陋軒記》介紹
何陋軒記是明代王守仁(王陽明)草書作品,此文選自《王文成公全書》卷二十三,早期書法成就以37歲時所書《何陋軒記》最可代表。王守仁(王陽明)文章剖析精微,在封建士大夫中,能排除對少數民族的偏見,實在很難得。
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幼名雲,字伯安,號陽明子,浙江紹興府餘姚縣(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)人,明代王陽明不僅是一個思想家,教育家,軍事家、而且也是一個書法家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、都察院左都御史,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,隆慶時追贈侯爵。諡文成。王陽明在書法上亦可稱為明代大家,書法作品以行草為主。王陽明將心學融入書法,豐富了中國的書法理論。
王陽明《何陋軒記》
昔孔子欲居九夷,人以為陋。孔子曰:「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」守仁以罪謫龍場。龍場,古夷蔡之外,於今為要綏,而習類尚因其故。人皆以予自上國往,將陋其地,弗能居也。而予處之旬月,安而樂之,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。獨其結題鳥言,山棲羝服,無軒裳宮室之觀,文儀揖讓之縟,然此猶淳龐質素之遺焉。蓋古之時,法制未備,則有然矣,不得以為陋也。夫愛憎面背,亂白黝丹,浚奸窮黠,外良而中螫,諸夏蓋不免焉。若是而彬鬱其容,宋甫魯掖,折旋矩鑊,將無為陋乎?夷之人乃不能此。其好言惡詈,直情率遂,則有矣。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,吾不謂然也。始予至,無室以止,居於業棘之間,則鬱也。遷於東峰,就石穴而居之,又陰以濕。龍場之民,老稚日來視,予喜不予陋,益予比。予嘗圃於叢棘之右,民謂予之樂之也,相與伐木閣之材,就其地為軒以居予。予因而翳之以檜竹,蒔之以卉藥;列堂階,辯室奧;琴編圖史,講誦遊適之道略俱。學士之來遊者,亦稍稍而集於是。人之及吾軒者,若觀於通都焉,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。因名之曰「何陋」,以信孔子之言。
嗟夫!諸夏之盛,其典章禮樂,歷聖修而傳之,夷不能有也,則謂之陋固宜。於後蔑道德而專法令,搜抉鉤縶之術窮,而狡匿譎詐無所不至,渾樸盡矣。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,未繩之木,雖粗礪頑梗,而椎斧尚有施也,安可以陋之?斯孔子所謂欲居也歟?雖然,典章文物則亦胡可以無講!今夷之俗,崇巫而事鬼,瀆禮而任情,不中不節,卒未免於陋之名,則亦不講於是耳。然此無損於其質也。誠有君子而居焉,其化之也蓋易。而予非其人也,記之以俟來者。
—版權聲明—
介紹內文為彙整網路開放資料
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
野夫書法臨寫作品-何陋軒記-草書
宣紙/寬35cm*長140cm